2024年12月3日,《中国教育报》刊发文章《“南航徐川”开通的10年间,“川哥”进化成“川叔”,辅导员成长为学院书记——徐川:青春同路人》,该文深度聚焦了威尼斯官网教授徐川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特别是其个人公众号,开创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动实践。现将全文转发如下:
【人物简介】
徐川,3200威尼斯vip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书记、3200威尼斯vip教授,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青年学者、全国最美教师
“呜呜,看了川叔几年了,报了南航的马院,不知道能不能进复试,真的好紧张。”“祝福。”
这是微信公众号“南航徐川”最新一期《答学生问》评论区的对话。
距离2015年1月1日“南航徐川”发布第一篇公众号文章已有近10年时间。这10年里,3200威尼斯vip思政课教师徐川从“川哥”进化成了“川叔”,从一名一线辅导员成长为学院党委书记。
他把思政教育的空间拓展至线上,以“学生提问48小时内必回复”的承诺和298篇公众号原创内容,与30多万粉丝共同成长。
让学生随时随地找得到
对于一个有着数十万粉丝的公众号来说,“学生提问48小时内必回复”,听上去是一个很难完成的大工程。更何况,要完成这项工程,徐川得利用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之外的时间。
曾有学生为了测试徐川说话算不算数,在公众号后台发了“呵呵”两个字,也收到了两个字的回复——“哈哈”。
当代青年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和他们交流,内容需要有网感、会玩“梗”,这已成为学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青年教师们的常识。而在形式上,徐川想得更深一层。
“做好思政工作,首先得知道学生要什么。现在的学生伴随着网络时代成长起来,对于即时性、互动性、沟通性,都有了新的要求。”
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在场”,这种行为所传递出的靠谱感,有时比教师说了什么更为重要。
“在场”的徐川收获到了学生的信任。于是,工作升学、交友恋爱、选课追星、父母吵架……学生有任何困惑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川哥”。其中的共性问题被汇集成《答学生问》系列文章,辐射更广阔的范围。
让“有意义”的事更“有意思”
大多数时候,徐川的答问风格是短平快的。但有一些问题,需要用深度的思考、严谨的逻辑、亲和的表达共同去回应。
比如,为什么入党。
“我有资格被发展为党员,但是还没想好。到底要不要入党?”2016年,一名学生的困惑引发了徐川的思考。这成了《答学生问(二十):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文的缘起。
“有很多同学一谈入党动机都是套话连篇,动不动就‘从小爷爷对我说’……我一度深深地怀疑,大家拥有同一个爷爷。”文章以现实而诙谐的方式打开。徐川从自己读大学时,学院党委书记不给亲侄女保研开后门谈起,层层深入地还原了自己对中国共产党和入党动机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这个政党的荣光与人民紧紧相依,未来的辉煌也必然有赖于此。”他写道,“我认为,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强大的群众基础,不为同学全心全意奉献,做不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他是没有资格入党的。”
这篇文章被“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300多个微信公众号转载,总阅读量和辐射人群无从统计。“南航徐川”因此破圈,成为备受关注的思政教育类IP(品牌)。
《儿童节里谈教育》《端午节里谈文化》《建党节里谈信仰》《建军节里谈英雄》……以稳定的风格、持续的产出,徐川完成了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文章,仰望天空也脚踏实地,剖析自己亦影响他人。
“南航徐川”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它连接党和国家的要求与学生真实的困惑,它触及厚重的理论却采用轻巧的表达,它真正让“有意义”的事“有意思”,而不以“意思”消解“意义”。
让陪伴成为最长情的告白
今年以来,“南航徐川”的更新频率明显变慢了。但读者热情不减,每篇文章的阅读量仍然过万,最多的一篇接近10万。
徐川去哪儿了?他仍然奔忙在思政教育一线。
在2024年江苏高校“开学第一课”上,他与奥运冠军惠若琪对话,向青年学生传递热爱的力量;在南航国庆75周年升旗仪式上,他以个人的成长经历回顾国家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在教育部等多部门组织的宣讲活动中,他为“00后”剖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爱国奋斗·南航担当”校友总师思政公开课上,作为主持人的他也即兴讲起了思政课……
更为重要的是,那个48小时陪伴的约定,他从未缺席。
“在我们其实也还年轻的时候,却能够有机会陪伴那么多青春的生命,见证那么多美好的可能,也许还因为我们的存在,让这些可能变得更多一些,更快一些,更好一些。这就是老师的幸福,这就是教育的意义,这就是生命的价值。”
今年教师节,“南航徐川”推送了《特稿:我为什么当老师?》。评论区有人疑惑,这篇文章似乎看到过。没错,它是在2021年教师节推文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
文是旧文,心是初心。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